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安徽中考 - 芜湖中考 - 正文
芜湖市2012中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上报工作实施细则
来源:2exam.com 2012-3-8 11:47:45 【字体:小 大】

芜湖市2012中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上报工作实施细则

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学生高考录取的依据之一。为切实做好我市2012届普通高中毕业生高考档案有关数据报送、对接工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教基〔2007〕6号)、《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关于做好2012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上报工作的通知》(教科研函〔2012〕19号)等文件要求,特制定芜湖市2012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上报工作实施细则。
一、评价对象
 我市2012年毕业,并且参加了2011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普通高中学生。
二、评价方式
各学校在高三第二学期根据学生三年的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上报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实证材料进入考生档案。
我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继续使用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V5.0软件上机评价,并通过“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管理版上报。
上机评价前学校要分班级组织学生根据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手册的记录展示实证材料,学生上机描述评优实证材料必须严格对照《安徽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规定的评价标准进行。实证材料描述每一评价维度限一条,每条必须控制在在30字以内,必须明确时间、事项等具体内容,凡直接套用评价测评点或出现空泛描述(如团结同学等)、随意性描述一经发现视为评价不合格,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将不予审核通过。
各学校要严格审核实证材料,杜绝实证材料弄虚作假现象。各县(区)教育局要严格按照《安徽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规定的评价标准审核、抽查实证材料。凡省级抽查实证材料不合格者,直接视为综合素质评价不合格,不予发放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各学校要严格按照评价标准开展评价。被评为A等(优秀)的学生必须具备相应标准的实证材料。上报数据中当A等(优秀)比例达30%,省版系统提出警示;当A等(优秀)比例达50%时,省数据中心会提示要求市县教育局重新核查确认。省数据中心审核时随机选取10名被评为被A等(优秀)学生,要求学校函报其实证材料复印件。
借读生的评价由借读学校组织开展,评价结果由借读学校通过网络上报。在外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且在本省参加高考的学生,必须提供相应实证材料,由接受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我省方案予以评定。
三、评价标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内容见《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细目表》,我市不再制定内容细目。评价以学生主要行为表现的实证材料为依据,按照各方面的评价标准,由学生本人、同班同学、任课教师共同完成。学生自评权重为20%,学生互评权重为40%,教师评价权重为40%。每个方面的评定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其中“公民道德素养”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其他五个方面均分为A、B、C、D四个等级。以上六个方面除“公民道德素养”外,其他五个方面被评为B的学生数必须控制在被评学生数的50%以内。
    将学生某一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为不合格或D应非常慎重,评为优秀或A要严格对照条件,这两方面的实证材料要经学校审核后填写在评价表中。
四、评价程序
1、建立评价组织机构
各校要成立以校长或分管校长为组长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宣传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保证每位参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培训,提高有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能力,使其明确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和要求,以确保评价过程和结果的科学、公平、公正。各校组织实施具体评价工作,监督评价过程,处理评价咨询、投诉、复议等事宜,审核、上报评价数据。各班级要成立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代表组成的评价小组具体负责班级评价工作。评价小组的人数以5-7人为宜,其教师成员必须是任课教师(授课的时间不能少于1年),对学生应有充分了解,同时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诚信意识。小组成员名单要在评价工作正式开展前一周向被评班级所有学生公布,如果超过1/3的学生不同意某成员,则需要做相应调整。
2、具体的评价程序
(1)组织培训: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各班主任就本次评价的有关内容对学生、家长、参加评价的老师进行培训,公示学校具体实施程序和细则,使每位参加评价的学生、家长、教师了解评价的意义、内容、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方式、评价的程序和要求,保证后续工作的准确无误。
(2)实证材料的验证: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完成实证材料。填写的实证材料描述每一评价维度限一条,每条控制在30字以内。不得出现空泛描述和随意性描述(要求同前面),否则视为评价不合格。并提交相关有效证明,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代表组成的评价小组进行验证,并在班级公示一周,在全班同学无异议的情况下,评价小组确认签字。
(3)学生信息的核对:学校派专人负责学生的信息输入、评价和数据上报。在没有进行数据输入前需检测机房设备,使其符合软件运行要求。学校在使用学生基础信息参考数据前必须认真核对,若有错误更正后使用。在学生输入实证材料时需提醒核对其基本信息,尤其是学生姓名、身份证号码和学业水平测试号,确保准确无误。学生输入实证材料后,班主任须一一审核实证材料,确认无误后通过。学校的评价工作领导小组须监督、抽查、确认此过程。
各县(区)和学校要高度重视评价信息填报的准确性问题,特别是学生姓名、身份证号要确保准确无误,以免影响考生高考档案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学生高考录取。
(4)评价:学生、教师须根据评价标准、实证材料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确认所有的学生都参加了此次评价后,合成评价等级数据,填写综合性评语。
(5)评价结果审核: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须经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及县(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审核无误签名后,方能上报。
五、评价数据上报
(1)各校在正式上报数据前需先利用Excel导出学生此次评价的结果,公民道德素养方面评为优秀或有其他基础性发展目标评定等级为A的学生,其名单要在全校张榜公示一周,接受学生的质询并给予答复。评价的结果应书面通知学生本人及家长,如有异议,学校要进行解释、处理,并请所有参加评价的学生和家长再次签字确认其基本信息、评价结果无误。确认结果需以纸质材料留存备查。
(2)学校在完成上述公示和签字确认工作,经认真审核评价数据无误后,通过“‘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管理版”(www.ahjky.com.cn/pj ,登录用户名为学校8位学校代码,初始密码为1234,密码系统后密码可自行修改)导入评价数据,进行网络上报。
(3)四县和开发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用户登录安徽省教科院网站“教育评价”专栏“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管理版进行辖区学校的数据审核,登录用户名为“admin+2位或4位地区代码”,初始密码为1234,登录系统后密码可自行修改。
六、注意事项及实施要求
1、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的制度建设。为确保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能公开、公正、公平、科学地进行,各县(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和各校要落实具体负责人的职责,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各校要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制度,尤其是培训制度、公示制度和抽查制度、确认反馈制度。评价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人,要一级对一级负责,实行签名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2、加强宣传力度,引起教师、学生和家长对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和对其深远意义的认同,解决教师、学生和家长思想认识上的难点,如学校、班级、学生之间的平衡,学生的平时表现与实证材料之间的关系等。
3、保证对实证材料的审核,避免弄虚作假的现象的发生。要求在完成实证材料的提交、验证、公示、输入后,班主任集中审核,校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抽查后,再进行学生的自评、互评等后续工作,以保证班主任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对学生实证材料的审核。
4、加强评价过程的独立性。引导学生对照标准,根据实证材料对每个同学独立、公正评价,避免评价上的趋同性。
  5、充分利用工作程序中的纠错环节。本次评价结果将为学生高考录取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公开、公正、公平、科学、准确无误是本次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在本次评价的程序中,各校要充分利用7个核对的环节做好纠错工作。(1)学校对学生基础信息参考数据核对;(2)实证材料提交班级评价小组后的审核;(3)学生输入时本人基本信息的核对;(4)实证材料输入后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的审核;(5)数据合成后优秀或A等级学生的公示;(6)数据上报前学生和家长的再确认签字、文字材料的留存;(7)市及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时间安排。
本次工作责任大、时间紧、任务重,各校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本次工作,下面提供工作流程时间建议。
各学校务必于3月12日登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信息管理平台”(www.ahjky.com.cn/pj,用户名为学校8位学校代码,初始密码为1234,登录系统后密码可自行修改)下载评价软件、学生基础信息参考数据、评价授权文件(.lic)、评价方案(.ogz)及评价相关说明等文件,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顺利进行。
3月25日前,学校务必完成学校评价及上报工作。
四县和开发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必须在学校数据上报后3个工作日内审核其数据,逾期不审核默认通过,省级抽查发现问题将通报全省。重点审核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学生身份信息是否准确,特别是与高考、学业水平测试报名信息是否一致;二是A或优秀等级的比例是否异常;三是实证材料的填写和运用是否规范。
市教育局基教科、教科所、考试中心将共同对此次工作进行市级审核。审核的内容为各县(区)、校的本次评价工作的简要说明,抽查各校的实证材料和评定等级情况。不符合要求的学校需要重新完善再上报。等全部学校评价工作完成无误后,由市教育局基教科、教科所、考试中心共同审核确认签名盖章后,上报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素质评价数据中心
3月29日管理版停止更新基础信息,若有漏报、基本信息错误必须使用统一格式函报,报表格式请至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站下载。评价数据漏报补报评价结果在C等以上的必须提供班级互评记录和实证材料复印件或证明材料,否则所有评价一律视为C等。
4月5日前完成省数据中心根据上报数据预对接后的有关情况反馈进行异常数据复查修正工作。
各学校上报数据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均审核通过后导出《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审核统计表》,确认数据无误后盖章,按照隶属关系上报市教育局基教科和县(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教育科。同时上报《2012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简要说明表》(见附件)。
四县教育局和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在辖区所属学校的上报数据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通过,确认无误后,导出《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审核统计表》并打印盖章,上报市教育局基教科,并同时上报学校《2012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简要说明表》。
  7、各学校需真实记录评价过程,认真填写《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记录表》。评价工作结束后将记录表上传至“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信息管理平台。
评价工作联系方式:
省综合素质评价数据中心:
联系电话:韩有光:0551-2677300     胡敏: 2614230
Email:pj@ahjky.com.cn
软件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0551-5358805,5358807,5358812,5358803(传真)
市教科所 肖玲:3836972;基教科 魏玉萍:3861640。
附件一:综合素质评价数据上报工作的几点要求
附件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简要说明表

 


附件一:
关于2012年全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
上报工作的几点要求

1、学校要按时完成数据的上报,县、市教育局要抓紧督促,认真审核,要特别注意那些往年迟报的学校,各地可以登录省级系统上查看,要认真核对身份证号码、姓名等信息,以免给高考数据对接和毕业证发放带来麻烦。
2、各地要特别注意参加综合素质评价的学生仅限于应届普通高中毕业证书,职业学校学生和民办学校录取的线下生(不具备普通高中学籍)不需要参加,禁止报送这两类学生的评价数据,以免引起毕业证书发放上误解和麻烦。
3、各地要特别注意借读生问题,要求在就读学校评价,通过就读学校上报,不能漏评漏报。市县(区)教育局要特别重视那些接受借读生多的学校,要督促它们关注借读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防止利用借读生扩大A等比例但借读生本人不能被评为A的问题。
4、对于特殊的身份证(如台湾、香港考生)学生、从外省转入学业水平测试号无法导入系统的学生,学校要及时采用纸质评价,并按规定的要求以补报方式报送评价数据。
5、各地要切实控制A等比例,特别是一些省级示范高中的A等比例(如果优秀的比例很大,县、市教育局要认真审核实证材料)。要注意A等比例是按班级核算而不是按学校核算的,不能把所谓的差班A等比例调剂给所谓的好班。
6、一些上报的数据全是C等,今后凡是全是C的学校如市级审核通过而无合理解释的,暂停该学校普通高中毕业证书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对接。
7、学校要进一步熟悉评价方案,要充分梳理三年评价记录的基础上确定上报的实证材料,要严格对照标准规范填写实证材料,被评为A等的实证材料要在班级公示。
8、各地要抓紧清理2010年、2011年由于综合素质评价出现差错毕业证书不能发放问题,清理截止时间为2012年6月31日,此后不再办理2012年前这类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勘误问题。

 

 

 

 


 
2012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简要说明表

填表单位(在此处盖单位公章):               填表人(签名):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在籍学生数 在籍在校学生数 在本校借读学生数 外出借读学生数 参加评价学生数 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学生数 高考报名学生数 未参加评价学生数
       
未参加评价学生情况
说明 
公示、家长及学生签字确认情况
说明 
所上报的数据情况说明(是否准确无误) 
操作的偶发事件情况
说明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